①高血壓、冠心病、高血脂、心肌炎、心肌梗塞等心腦血管疾病是一種慢性疾病,不少患者覺得冬季才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。
其實不然,根據既往的統計數字顯示,氣溫每升高 1℃,急診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就會增加 17.3%。
②為什么說夏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階段呢?原因有三:
1.夏季是陽氣*盛的季節,容易產生心火,更容易出汗,如果不注意保養的話,心陰受損,就會導致心悸、失眠、胸痛等癥狀。
2.人體在高溫環境里會出很多汗,導致血液中水分減少,血液黏稠度變高,影響血液供應。如果發生在供應心臟血液的血管里,就會引發心肌缺血、心絞痛。
3.天氣炎熱,人體的血壓*容易波動,血流沖擊血管內已經形成的動脈硬化斑塊,破裂后形成的血栓堵塞住了供應心臟的血管,就會引發心肌梗死等急性事件。
此外,夏天室內外溫差過大,以及高溫引起的情緒激動也會誘發各種心血管病。
③夏季如何給心腦血管疾病“降溫”?人說“心靜自然涼”其實這個是有道理的,天氣炎熱,人容易煩躁,要防止“情緒中暑”,就要特別注意“靜心”養生,尤其是高血脂和冠心病患者,要保持充分睡眠,飲食注意營養清淡和均衡,避免高膽固醇和高脂肪的食物。
做到起居有節,適時運動。夏天應是老年人“靜養”的季節,不宜大量運動。很多老年人由于夏季天亮較早,愿意早起晨練,但據調查,70%-80%心腦血管疾病發生于早晨?6-10?時,這段時間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多發時間。因此應盡量避開這段時間進行鍛煉。
④如果你并不確定自己是否患有此類疾病,但若有以下癥狀,一定要引起重視!
1.頭暈頭痛
頭暈頭痛為腦血管堵塞*常見的癥狀。一般是持續性的頭痛,也可能有炸裂樣的劇痛。
2.肢體麻木
一般單側的手腳突然無力或麻木,多是“小中風”(短暫性腦出血發作)的癥狀。
除了手腳肢體異常,還可能會發生于一側的臉部,如嘴歪、眼斜、流口水、吞咽困難等。小中風之后,發生中風的概率較高,但是由于小中風持續時間較短,往往會被人忽視。
3.胸悶胸痛
在運動或是情緒緊張激動時,會出現胸悶的情況,此外,心血管堵塞還會造成心絞痛,當患者在勞動或情緒激動時,會有胸部被擠壓的感覺。
4.一只眼睛視力下降
“小中風”可能會表現為單側的視力短暫性下降,甚至是完全看不見,一般幾秒鐘或是幾分鐘之后就會恢復正常,這主要是由于腦部缺血引起的視網膜缺血,是腦梗塞的征兆。
5.吐字不清楚
腦供血不足時,會導致運動神經的失靈,常見的就有說話時吐字不清或是根本就不會說話了,這種情況一般持續時間較短,不超過24小時,但是應該引起大家的重視。
6.鼻出血
排除外傷、炎癥的等因素,高血壓病人也要預防鼻出血,調查研究顯示,鼻出血病人中,由高血壓引起的鼻出血約占40%左右,主要是由于高血壓或動脈硬化患者,血管彈性減少,脆性增加,在血壓波動時,彎曲度較大的鼻后部血管就容易發生破裂出血。臨床觀察發現,中老年高血壓患者在鼻出血1-6個月之內,約有50%會發生中風。
夏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,浩恩健康體檢中心提醒您,千萬不可麻痹大意,特別是經常有頭暈眼花、胸悶、胸痛的人群更要注意,及時檢查,以免造成無法挽回的局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