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新聞案例】劉女士家住武漢武昌區徐東一路。3個月前,也就是剛退休不久,她感覺到腹部疼痛。以為只是吃壞肚子,于是劉女士在藥店買了些消炎藥服用,當疼痛有所緩解后,便沒有太在意。
幾天后,劉女士與朋友們一起出國旅游時,腹部又開始疼,她再次在藥店買了些藥物吃。
“其實,這3個月的時間里,我腹部疼了好多次,但我每次都以為只是小毛病。”劉女士說,她一直以為腹痛是腸道的問題,因此也沒有去醫院就診。
直到上個月中旬,劉女士的腹痛越來越嚴重,且總有想排便的感覺,她這才前往醫院就診。
接診的醫生通過腹部CT和婦科的進一步檢查后發現,劉女士的盆腔內有一個約7厘米的質硬包塊,考慮為卵巢腫瘤。
隨后醫生在手術時發現,劉女士的腸道管腔外布滿了菜花狀癌灶,已是卵巢癌中晚期。他們切除了她的卵巢、子宮附件及部分腸管,并安排她進行化療。
對此,小恩想說由于卵巢位于盆腔深部,早期病變無任何癥狀,容易被忽視,而一般有癥狀時再檢查,則大多數已是中晚期。
如果女性朋友們若出現下腹部疼痛,腸道檢查無問題時,一定要考慮婦科疾病。學會認識卵巢癌的早期癥狀,有利于在癌癥初期就能及時發現。
此外,可每年進行婦科體檢及彩超檢查,及時掌握身體狀態,一旦發現腫瘤,要及時治療。
小毛病不能忽視
其實,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有這種習慣:身體出現了小病小痛,常常不以為然,或是諱疾忌醫,認為吃吃消炎藥,扛一扛,沒事了就算過去了。但這樣做,往往會由小病拖成了大病重病,甚至貽誤了治療時機,險些喪命!那么當身體出現不適狀況時,我們應該怎么來判斷,抓住*佳治療時期,及時治療呢?
查肺癌
● 早期癥狀:早期肺癌常常無明顯癥狀,多數因體檢發現。當病情發展到中晚期時,常出現刺激性干咳,痰中帶血、胸痛、發熱、氣促等表現。
● 推薦檢查:胸片、低劑量螺旋CT、肺癌易感基因檢測
查胃癌
● 早期癥狀:胃癌起病隱匿,70%以上無明顯癥狀。可逐漸出現消化不良的癥狀,如上腹部飽脹不適或隱痛、反酸、噯氣、食欲減退等,多數患者以為是慢性胃炎或胃潰瘍而忽視。
● 推薦檢查:膠囊胃鏡檢查、胃癌易感基因檢測
查結直腸癌
● 早期癥狀:結直腸癌早期癥狀不明顯,或僅感食欲不振、糞便潛血等,隨著癌腫發展,癥狀逐漸顯現,表現為排便習慣改變、腹痛、便血、消瘦等。常誤認為是“痔瘡”。
● 推薦檢查:膠囊胃腸鏡檢查、肛門指診檢查、結直腸癌易感基因檢測
查肝癌
● 早期癥狀:早期肝癌多無癥狀和體征,超過一半的肝癌患者發現時已處于中晚期。右上腹疼痛或不適多為肝癌的首發癥狀,可逐漸出現腹脹、食欲不振、腹部腫塊、黃疸、消瘦等癥狀。
● 推薦檢查:肝臟彩超、血清甲胎蛋白(AFP),半年做一次相關檢查。
查乳腺癌
● 早期癥狀:乳腺出現無痛性并進行性生長的腫塊,是乳腺癌*常見的首發癥狀,一般單側乳房的單發腫塊較常見。病變進一步發展可使乳頭扁平、乳房皮膚凹陷、腋窩淋巴結腫大等。
● 推薦檢查:乳腺彩超、乳腺鉬靶檢查
查宮頸癌
● 早期癥狀:宮頸癌好發于40歲以上的婦女,早期通常無特異性癥狀,常表現在同房后或婦科檢查后出血,同時可有陰道分泌物增多、下腹墜脹等不適。
● 推薦檢查:TCT(液基細胞學檢測)、HPV-DNA(人乳頭狀瘤病毒檢測)、陰道鏡檢查
查胰腺癌
● 早期癥狀:胰腺癌患者在病變初期常無明顯臨床表現。胰頭癌患者可早期出現黃疸而就診,胰體尾癌發展到一定程度會出現腹痛、上腹飽脹、消瘦等癥狀。
● 推薦檢查:彩超、CT或核磁共振
來源:楚天都市報(ctdsbgfwx)、健康時報、昌吉小分隊,侵刪
當發現身體與往常有些異樣時,
一定要警惕起來,
這可能是身體發出的生病信號,
及時檢查,定時體檢!
有病千萬別忍!